【[預防抑鬱癥]《黃帝內經》中如何論情志?】
文章分類:疾病調養
你也會想看的:【冬季嘴唇幹怎麼辦 好萊塢女星傳授護唇寶典】
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臟功能化生,是人之常情,缺一不可。七情和五志的表現形式不一樣。七情相對五志而言,是在外來刺激作用下表現於外的情緒。 情志,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稱。七情是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七種情緒的總稱。五志,是怒、喜、思、憂、恐五種志意的總稱。《黃帝內經》將其分屬於五臟:心志喜;肝志怒;脾志思;肺志憂;腎志恐。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臟功能化生,是人之常情,缺一不可。七情和五志的表現形式不一樣。七情相對五志而言,是在外來刺激作用下表現於外的情緒。五志是在外來刺激作用下隱藏於內的志意。情志是神的重要表現形式,故常稱其謂“神志”。 1.情志的作用 《靈樞·本藏》強調:“志意者,所以禦精神,收魂魄,適寒溫,和喜怒者也……志意和則精神專直,魂魄不散,悔怒不起,五藏不受邪矣。”說明正常情況下,七情和五志在維持身體健康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無可取代的。 2.情志與疾病 情志過用或失控容易導致疾病,甚至是重要的致病因素,伴隨科技發展和進步、人類經濟條件的改善和社會復雜化,情志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與影響也日趨明顯。《素問·經脈別論》曰“生病起於過用”,《素問·



